
台资PCB大企泰国新厂即将量产
6月17日,IC载板大厂欣兴召开股东会,董事长曾子章指出,AI服务器持续推升高阶ABF载板需求,加上具备高阶制造能力的供应商相对稀少,2026年市场恐出现供不应求,欣兴正与客户洽谈中期扩产计划,未来不排除采取合作设厂模式。
曾子章坦言,现阶段市场能稳定供应高阶ABF载板的厂商屈指可数,客户已对未来2~3年产能释出表达关切,部分已有备料与长期合作需求,欣兴预计今年底前确认计划方向,以强化供应链韧性、解决潜在产能瓶颈。
展望今年后市,曾子章表示,2025年下半年营运可望优于上半年,主因AI服务器备货升温与旺季效应发酵,相关PCB与载板应用同步受惠。不过,新台币升值已对营收与获利形成压力,营运成果仍取决于汇率走势与材料供应是否稳定。
就材料端观察,Low DK(低介电系数)高阶玻纤布及T-Glass材料持续缺货,虽中阶载板尚未受波及,但高阶产品已受冲击。曾子章表示,材料供应预期最快于2025年第四季改善,供应链全面回稳则可能延至2026年中。即便台湾与中国大陆业者具备部分替代能力,惟在质量与产能规模仍有限,欣兴将审慎调整出货节奏,以稳定良率为优先。
在AI推动下,服务器架构已从4颗GPU扩展至6~8颗配置,对板材尺寸、散热结构与讯号完整性皆提出更高要求。曾子章表示,欣兴将持续强化研发与制程升级,未来2至3年每年资本支出将维持150~200亿元新台币,聚焦高阶载板、PCB与自动化布局。
另在海外产能方面,欣兴泰国新厂于5月启用,9月起量产PCB,初期以记忆卡、游戏机与工业用板为主,后续规划导入载板产线。曾子章表示,泰国具备交通与人力派遣弹性,惟语言与管理文化仍待磨合,预估单厂损益平衡需1至2年,完整投资回收期约7至8年。
欣兴目前AI系统板出货表现尤为亮眼,不但优于载板,也带动整体营收,主力供应美系大型客户GB(Grace Blackwell)架构平台。展望未来,欣兴将持续提升AI产品比重,2025年占比预估25%,2026年上看35%,2028年目标突破5成,稳健掌握高阶应用成长趋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