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央视专访清研电子
8月9日,清研电子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项目典范,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专访,介绍如何攻克干法电极“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采访恰逢《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两个月之际。中央电视台走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及清研电子,探访其最新科研成果。清研电子展示了基于粉体成膜技术的干法电极、超级电容器等最新产品。
清研电子王臣博士介绍:“干法成膜工艺是粉体直接成膜,省去了溶剂,因此无需烘干环节和溶剂回收系统,更加节能环保。”运用该技术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电极,其成本较以往降低了50%。这项技术从之前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自主研发与制造,王博士带领清研电子团队仅用了五年时间。
本次采访展示的锂电干法电极设备采用粉体成膜技术,无需使用NMP等有毒溶剂,大幅降低设备投资和能耗成本。该技术制备的电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适配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前沿领域,已通过行业验证并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依托粉体成膜技术开发的超级电容器,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及高信赖性等优势,陆续应用于高质量电能市场、新型电力系统、构网型SVG系统、火储联合调频系统及算力领域的BBU系统等。其干法电极材料可快速响应电网高频次、高倍率的调频需求,与锂电池形成互补的混合储能解决方案。
基于粉体成膜技术的锂电干法电极和超级电容器,不仅是清研电子从产学研孵化迈向产业化落地的成功典范,也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清研电子成功将锂电干法电极、超级电容、覆铜板成果推向市场,为推动中国绿色智造贡献了清研智慧。
![]() |
![]() |
![]() |
|||